正文開始前,讓我們先搭乘時光機、暫時回到今年三月的世界 — 那時候發生了些什麼事呢?以下是當時最熱門、有關大谷翔平的幾條評論: 如果要繼續舉例,不花三天三夜恐怕說不完 — 球季開打前,看壞大谷沒辦法在競爭激烈的大聯盟堪當二刀流、打擊能力不足MLB水準的人實在太多;當中甚至還有很多是「專家」(或自稱專家)等級的人物 — 王貞治、張本勳、上原浩治……族繁不及備載。就算不考慮國外看法,我國同樣是上至主播球評、下至各大網路論壇,幾乎一面倒的不看好大谷翔平能以二刀流身份,於MLB取得重大成功 — 特別是他的打擊能力。無論是真心苦勸或存心譏諷,季前的主流聲音幾乎都是 — 在大聯盟玩二刀流簡直是把美國職棒當兒戲、必得捨其一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揮棒軌跡太長、沒打過高品質速球、美國投手的變化球比日本犀利太多、揮空率太高、不擅長打內角球……我們已經聽過太多各式各樣、如繁星般的理由質疑大谷的打擊能力。或許還是有願意支持他的人,但不看好的聲浪早在三月春訓期間,就已達到沸騰點 — 32打數4安打、被三振10次,讓幾乎所有人都相信大谷的打擊真的過譽了、相信日職和美職的強度真的差太多、相信二刀流真的是個笑話、相信天使隊真的應該建議大谷早日放棄打擊,專心投球、相信他真的是一個該從小聯盟練起的高中生選手、相信他真的會被內角球給整慘、相信他在日職的成就真的被過度神化了。 轉眼之間,現在大谷已經於MLB出賽了31場、並打了90個打席;若你有興趣知道,目前他的打擊三圍是0.321/0.367/0.619、攻擊產能wRC+則是167 — 在全聯盟273位至少打滿90打席的選手中,只有其中七人的成績優於他。我相信天使隊現在一定很高興,當初沒有真的把大谷下放小聯盟、或命令其專心投球 — 如果他們真的遵照多數人的「建議」,顯然就是損失慘重了。而大谷也不只是打出讓那些質疑者看起來很像蠢蛋的亮眼帳面數據而已 — 根據其他進階數據的佐證,他的好成績被球運灌水的成分很低;若真的有人期望他季初的好表現只是意外的好運,那可能得失望了。
根據MLB擊球追蹤系統Statcast,目前全大聯盟共有303位至少面對300顆以上投球的打者;其中只有七人的擊球平均噴發速度勝過大谷(94.2英哩)。而根據依照擊球速度和仰角估算的預期wOBA值,大谷擊球之後的xwOBA高達0.522;這是什麼概念?此成績在303人中排第16高、夾在前後兩名的球員分別是Mike Trout、Freedie Freeman、Giancarlo Stanton、Rhys Hoskins……都是聯盟中當今的一流強打。如果將三振和保送一同納入計算,大谷翔平整體的xwOBA則是0.409、排全聯盟第25強 — 這也和他實際打出來的帳面成績(0.407wOBA)幾乎雷同,證明好表現貨真價實的程度。 如果說大谷在打擊區還沒到隨心所欲、無所不能的程度,那應該也差距不遠了 — 首先,他的擊球力量確實是天賦異稟的剛猛、如前述所提,目前的平均擊球噴發速度排全聯盟前十強;本季7.9%的軟弱擊球率排聯盟第五低、拉打率和往中間打的機率則都剛好是39.7%,分布非常均勻、使其無法被防守陣型針對。
然而,這或許不是什麼讓人意外的結果 — 早在赴美之前,幾乎所有具公信力的球探報告,都指稱大谷的擊球力量乃是當今一絕的水準;更何況他現在還不到24歲、有非常大的潛在成長空間。大谷真正被質疑的部分就如前述所提 — 其揮棒軌跡被認為會有偏高的揮空率或偏低的打擊率。但這些擔憂卻完全沒有兌現 — 以下是大谷今年幾項有關本壘板紀律、以及揮棒成績的數據: 數據 追打壞球率 攻擊好球率 Z-Contact% Contact% 揮空率 大谷翔平 34.4% 64.5% 86.2% 75.3% 11.9% 聯盟平均 29.3% 63.8% 85.1% 76.7% 10.6% Z-Contact%意指球員對好球揮棒後擊中球的機率、Contact%代表選手所有揮棒擊中球的機率、揮空率為每面對100次投球(無論有無揮棒)揮空的機率。我們可以發現,大谷的擊球率幾乎是貼齊聯盟平均 — 雖然揮空率和整體擊球率略遜、但對好球揮棒後的擊中率很夠水準;後面這項成績的重要性相對較高,因為擊中好球通常才是最有效率的擊球。總而言之,季前大谷為人詬病的潛在揮空問題,到目前為止都還在掌控之中;此刻23.3%的被三振率,也正好是於聯盟均值附近的水準。他的揮棒稍微太積極了一些 — 若大谷能再降低追打壞球率會更好,但他也才剛來美國、仍在適應好球帶。 所以截至目前,大谷本季在打擊區上呈現的樣貌大致如下:他擁有比擬Trout、Hoskins、Freeman、Stanton等人的擊球品質;但同時又有聯盟平均左右的擊球率、只是偶爾會追打更多壞球……當這些條件全部集合在一起,塑造出來的結果基本上就會是很優秀的打擊成績。除了揮空問題遠不如部分球探或評論者想像的嚴重,
21點
大谷更親自用球棒、粉碎掉一個現在看起來簡直就像笑話的謠言:他不會打內角球。 上原浩治曾經在受訪時,提到若對決大谷就應當使用內角球解決他;專門追蹤日職消息的記者Jim Allen、以及前面提到的Safarte、Passan的文章等等,也通通提及一模一樣的觀點。而大聯盟投手們顯然也將這些建議和球探報告聽進去了 — 開季首月,大谷是全MLB被投最多內角球的打者。根據Statcast的資料,三四月合併共有477位打者至少打滿50球,以下是內角球比率最高的十位打者: 球員 內角球率 大谷翔平 43.6% Eric Hosmer 40.2% Lonnie Chisenhall 38.5% Yasiel Puig 37.7% Gift Ngoepe 36.8% Johnny Field 36.2% Manny Pina 35.1% Kyle Farmer 34.7% Jesus Aguliar 34.5% Bruce Maxwell 34.5% 按照共識的計畫,大聯盟投手在開季首月就卯起來對大谷狂催內角球;然而這是大谷打出的成績:打擊三圍0.341/0.383/0.682、wRC+高達186。本季至今,大谷打內角球的長打率高達0.708、wOBA則是0.432,使得「他對於打內角球苦手」這句話看起來荒謬無比。他攻擊內角球的xwOBA在全聯盟排第25名、長打更不受限制的漫天飛舞;首月敲出的四支全壘打中,又以月底那發最具代表性 — 身為聯盟中快速球最有品質的投手之一,洋基王牌Luis Severino也老實不客氣地對大谷投出97英哩的極端內角球、結果卻被他以112英哩的擊球速度掃出牆外: 根據FanGraphs網站作家Jeff Sullivan的文章,以下是近十年所有95英哩以上的速球、最終被打成全壘打的進壘位置,大谷擊發的全壘打則以紅點標示(捕手視角、僅限左打):
下面這張圖,則是所有噴發速度高於110英哩的擊球的進壘位置:
如果大谷的打擊條件完全比照球探報告所述,那麼Severino的這顆速球,
淘金娛樂城
絕對會是教科書等級、必能稱為大谷天敵的範例 — 理論上,這顆又快、又高、又刁鑽、又非常內角的火球,應該正好會是大谷在打擊區上的最大盲點。但一次又一次,這位一再違反人類定律的奇葩,重複地將這些內角速球給狠狠敲到外野去;終於,在被足足痛扁一個月後,投手們開始決定大幅調整針對大谷的投球策略:他們開始改投大量的外角球。 五月至今,大谷遇上內角球的機率瞬間暴跌到只剩17.3%、比首月整整下修26.3%不說,在183位至少面對25顆投球的打者中,這個比例也只能排到第134名。投球進壘位置的改變究竟有多麼顯著?以下兩張圖(捕手視角),分別顯示大谷在四月、五月面對的速球進壘熱區分布: 很顯然,投手群在這兩個月對於大谷的打擊,有著截然不同的認知 — 上個月是內角速球連發、這個月則是外角球投到飽。變化球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 比起四月份,投手這個月更不敢將變化球投入他的內角區域:
這樣的改變究竟有沒有效?事實上……大谷在五月份的打擊產能確實略有下滑!打擊三圍0.3/0.349/0.550、攻擊指數0.889、146wRC+全都不如首月火燙;但你知道的……這依舊是很張狂的進攻數據。在大聯盟投手們做出戲劇化的調整後,
RSG老虎機
大谷翔平不僅依舊保持驚人的打擊效率,
捕魚大滿貫
更在五月之後將被三振率下修4.6%;也就是說,
QT電子免費試玩
MLB的投手群截至今日,根本還無法具體地找出大谷的弱點、逼其陷入低潮或撞牆期。 上個月,他們對大谷投出大量內角球,但一點用也沒有;這個月,他們改丟大量外角球,但成效依舊非常有限。大谷翔平非但沒有任何適應問題、還依然持續地繳出猛烈的進攻砲火。到底要怎麼阻擋這頭怪獸的球棒?季前,大家都說投內角球就好;現在,沒人能講得出肯定的答案。從以下這兩張九宮格進壘熱區圖,更可以明顯的發現大聯盟投手在這個月大轉向的投球策略:
符合前面所述:投手們剛開始用了很多內角球、甚至內角高球對付他;但發現完全沒用之後,這個月反而改投很多外角、特別是外角低球。但很諷刺的,好球帶內外兩側似乎都不是大谷翔平真正的弱點位置 — 至少到目前為止是如此 — 以下是他本季對各個進壘點的長打率分布:
內角區域全部染的一片血紅 — 他在四月的打擊成績如此可怕確實是有原因的。外角區域稍微沒那麼火燙,但好球帶內的外角側仍是紅通通一片。而雖然把球丟到外角最低處,看起來是有點用的、但投手必須冒著很大的風險 — 因為大谷其實也是一名很好的低球打者。也就是說,若無法穩定地將球控制在最外角的位置,依然有機會遭到大谷痛擊。有趣的是,目前看來大谷的相對弱勢之處似乎是高球 — 而且是中間偏高的位置……或許過去一兩個月,投手非內角即外角的策略太過極端?如果他們能讓進壘點更分散、而非集中在內角或外角某塊區域,
新娛樂城
或許更能擾亂大谷的打擊? 對大谷投高球可能是可行的 — 不過同樣的,投高球對付他也有風險:萬一控球失靈,球會偏高到很好選掉的位置、或不小心掉進好球帶中間偏高的甜蜜點。雖然從他本季至今各個進壘點的打擊價值(RAA)來看,用高球對付他也許真的是勝算最高的方式: 但不管怎麼說,事實上就是,大聯盟投手到現在仍未能找出可以穩定解決大谷翔平的方式。季前所有人都說大谷不會打內角球,但整個四月他不斷地打爆那些內角球;現在投手開始對他投出更多的外角伸卡球,可是他的成績卻也沒有太大的起伏。我不清楚你在季前怎麼看待大谷的打擊能力 — 也許你當時認為日職打者就是無法在MLB獲得成功、也或許你就是認為,有球員想在MLB兼顧投打根本就是天方夜譚、異想天開;當然,你也可能是認為大谷的打擊其實比想像中好的那一派、或是你考慮進了許多人完全忽略,但卻很重要的年齡優勢。
不過,無論季前我們是怎麼評估他的打擊實力,現在我們大概都不得不承認,這位年僅23歲的年輕小夥子是真的蠻能打的。這會不會是好運?我的回答是:沒有人能在一個月半的時間,光靠著好球運就能繳出Freeman等級的擊球品質、和平均水準附近的擊球率。或許自始至終,大谷一直都有成為一名頂尖好打者的條件 — 退一萬步說,他不錯的選球眼、猛烈的打擊力量、優秀的跑壘速度,是早在日職時期就被公認的事實;而大谷最後兩年在這個聯盟的OPS+也分別是183、166的誇張成績 — 請別忘記他才23歲。 那些質疑他無法在大聯盟拿球棒討生活的聲音,也可能只是不願意承認,這世界總是會有一些離奇的人物或事件。
======================================================================在這邊跟各位喜愛棒球的讀者們分享一個很讚的地方:MLB球迷交流園地!找不到朋友陪你一起討論棒球嗎?希望能夠認識更多的棒球同好嗎?想要每天都和我 們一起痛快地討論大聯盟的賽事和資訊嗎?趕快加入MLB球迷交流園地吧!討論比賽、大聯盟的聖地就是這裡!如果您是想搜尋一個能提供專業內容的優質棒球粉絲專頁,那我個人則是大力推薦MLB Corner,歡迎時常入內收看更多棒球文章!!=====================================================================圖片來源:http://www.zimbio.com、Google.com、BrooksBaseball、Fangraph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