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螃蟹球,你會想到哪個投手呢? 在臺灣棒球的歷史上,會投螃蟹球的投手還真沒幾個,除了沈鈺傑、林煜清這兩位比較知名且有成績的投手外,還有多少人記得,曾經被叫做「螃蟹王子」的李居冠呢? 他在高中時期曾以連續42局無失分揚名青棒,憑藉那顆「螃蟹球」打遍天下無敵手,甚至有機會旅美發展,可惜最終進入中職後並未投出成績,大家對他的印象,恐怕就只有那個「一換一」的交易案而已。 今天就讓我來好好說一下,李居冠的故事吧。 出生自屏東的他,少棒原本從新圍國小發跡,但因少棒隊解散轉而加入建國國小,畢業後他仍舊留在屏東,進入傳統強權美和中學,但當時美和已經漸漸沒落,2008年甚至將青少棒隊解散,
QT電子推薦
直到去年才因「50週年」計劃重組。 國中畢業後,李居冠選擇離開家鄉,前往臺中發展,加入了興大附農青棒隊,當時還叫做「臺中高農」,李居冠也是在這裡學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武器,螃蟹球。 教李居冠跟沈鈺傑螃蟹球的老師是同一個人,但時間點卻是截然不同,沈鈺傑是在美和時期經由學長莊旻哲傳授螃蟹球的投法,後來他就一直把螃蟹球當作自己的武器球來使用,可以算是臺灣職棒最早把這顆球種發揚光大的選手。 而李居冠,則是在莊旻哲卸下球員戰袍後,在臺中高農任職期間把螃蟹球傳授給同為「美和學弟」的李居冠,而他也同樣把這顆球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全隊就只有他會投。 另外也補充一下,林煜清與這兩人不同的是,他原本就擅長投變速球,但握法並非螃蟹球,是因為某次上場時突然投不出理想中的變速球,乾脆把中指跟無名指張開一點去握球,結果就演變成了螃蟹球,應該可以算是誤打誤撞。 而前陣子在面對富邦的比賽中,
DG夢幻真人
味全龍的少年強投徐若熙,以開賽連8K的表現打破了百勝洋投勇壯的紀錄,除了最快可達155公里的火球以外,他的那顆「叉指變速球」再次引起熱烈的討論。 雖然螃蟹球說的通常就是叉指變速球,但徐若熙的握法跟日本投手前田健太較為相似,他是用食指和中指叉開夾住球,螃蟹球則是用中指和無名指叉開去夾住球,但不管怎麼樣,都屬於「變速球系」的。 那我們再說回李居冠身上,他第一次以螃蟹球贏得大眾的注目,就是在讀高二時的高中棒球聯賽,面對三信家商演出八局的完封勝,帶領中農晉級16強。 當時他與隊上另一位王牌陳俊霖,身高都超過180,球速也已經能突破140,
金大發娛樂城
很快就吸引到了球探的注意,特別是美國職棒的費城人隊,派出的球探還是曾效力臺灣大聯盟的洋將文雄,他也相當看好李居冠的潛力,更不排除在高中畢業後就簽下他。 更驚人的是,李居冠可不是只有這一場完封受到注目而已,個人在那屆高中棒球聯賽合計三場先發一場後援,
DG試玩
共27局無失分,達成了連三場完封的成就,
DG百家樂
帶領中農勇闖四強,也寫下隊史最佳成績。 延續著絕佳手感,李居冠隔年前進全國青棒菁英大賽仍舊是魔王等級的存在,面對屏中、穀保續寫無失分紀錄,直到碰上東石高中時,因為游擊手余德龍的失誤導致掉分,個人連續42局無失分的紀錄也隨之中斷,但連續局數無責失分則延續到下一場面對南英才中斷,最終停留在「連51局無責失分」。 除了幫助中農收下菁英大賽冠軍盃以外,李居冠也以個人四勝的成績拿下投手獎,他的人氣也水漲船高,甚至有粉絲成立後援會「鼎足而居」,封他為「螃蟹王子」,也有人說經歷高二的蛻變後,他已經從小螃蟹轉為大閘蟹了。 2005年的亞青賽,是李居冠首次披上中華隊戰袍,教練也賦予他面對中國先發的重任,李居冠雖然主投五局失掉四分,但其中僅兩分責失,還送出了多達10次三振,最終帶領中華隊以14比4大勝,也拿下那屆亞青的第三名。 李居冠自己曾提過,雖然從少棒就當投手,但對於自己過去的投球表現真的很不滿意,
金爸爸娛樂城
甚至用「爛」這個字來形容,但升上高中後身高抽高,也習得了螃蟹球,讓自己投起球來更有信心,未來希望能持續增重,加強下盤的力量,並以旅美為第一目標前進。 高中畢業後,李居冠也與李振昌攜手,兩人共同前往阿拉斯加夏季聯盟磨練,也以「臺灣雙李」獲得高度關注,李振昌也在不久的將來實現了旅美夢想,加盟印地安人隊,甚至也站上了大聯盟的殿堂。 但李居冠的命運可就完全不同了,他期盼的旅美機會始終沒有出現,加上手傷的關係,回臺後短暫進入臺體大沒多久就選擇休學,後來選擇到業餘的臺電棒球隊打球,直到2009年季末決定報名選秀,也獲得了La New熊隊的第一指名。 當時李居冠的順位甚至在張志豪的前面,主要也是張志豪原本在中信鯨代訓,但碰上球隊解散,即便特別選秀獲得La New熊青睞,他也不願繼續打職棒,已經打算到合庫打球,是象隊總教練陳瑞振說服了他,最終才願意再出來選。 而李居冠進入熊隊後,轉往後援投手發展,在二軍合計36場出賽拿下2勝3敗防禦率2.02的成績,還以9次救援成功帶走二軍救援王獎項,熊隊也開出250萬的簽約金延攬,李居冠正式開啟了中職生涯。 就在此時,La New熊北遷桃園,同時也更名Lamigo桃猿隊,再度由洪一中總教練執掌兵符,李居冠也在新人年獲得了不少機會,除了後援以外也嘗試過先發,但整體表現並不理想,合計32場出賽防禦率高達5.76,面對左右打的被打擊率都超過三成,與大家想像的「首輪大物」有明顯落差。 然而,才剛轉職業第一年,李居冠就面臨了一個重大的轉捩點,也就是中華職棒史上少見的「球員交易案」,是由兄弟象與Lamigo桃猿促成的,象隊拿出了明星選手陳冠任,而猿隊則送上新秀李居冠。 這起交易案在當時可是引起了軒然大波,畢竟陳冠任正處生涯巔峰,可以說是兄弟象的核心打者,而李居冠雖然有潛力,但第一年的表現不如預期,這樁一換一的買賣當然怎麼看都覺得象隊吃虧了。 事後我們透過訪問才知道,陳瑞振總教練當時確實有因為隊上缺乏投手想交易,原本Lamigo開出要陳冠任後,振總希望能夠換到左投手林家瑋,但對方不願意,只提出了李居冠,於是振總就私下去詢問過李居冠在國訓隊時期的教練,但打聽過後得知他的私生活不太好,所以就想打消念頭。 想不到的是,象隊的洪老闆已經搶先一步完成了這樁交易,所以李居冠就這樣披上了黃袍,轉而加盟兄弟象。 雖然外界一片不看好,但李居冠轉投象隊第一年的表現可是相當亮眼,也確實因黃衫軍缺乏投手而受到重用,專職後援獲得52場出賽僅次於官大元排全隊第二,防禦率3.99也相當夠水準,季末還入選了最佳進步獎,最終才敗給詹智堯,名列第三。 正當大家以為,兄弟象這筆交易投資成功,李居冠應該要慢慢兌現天賦的時候,2013年他就重重摔了一跤,一軍的出賽數銳減,多半時間都待在二軍,表現跟前一年有極大落差。 雖然隔年李居冠因傷打打停停,連一軍的舞臺都站不上去了,但至少在二軍有找回壓制力,17場出賽防禦率低到只有1.25,想不到季末卻收到了兄弟的戰力外通知,27歲的他只能黯然離開職棒舞臺。 誰也想不到,當年兄弟為了補強投手,買一個未來性拿到的李居冠,居然只在職業舞臺打滾了四年的時間就慘遭釋出,而當時已經29歲的陳冠任,雖然轉隊後還是維持不錯的打擊成績,但在桃猿外野擁擠,球隊需要換血的情況下,也在李居冠被釋出的隔一年,接到了Lamigo桃猿的戰力外通知。 一個27歲有潛力及天賦的投手,應該會有球隊至少邀請去測試才對,但李居冠就這樣乏人問津,一聲不響的離開了職業舞臺,也讓大家相當錯愕與惋惜。喜歡我的文章,也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我會用影音讓你更認識體育。FB搜尋 史丹利視角的體育世界想參與更多運動議題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運動狂人 Sports Maniαc!更多中華職棒:【業餘了了 職業未必佳】:國中球速就能突破140的中華隊王牌【業餘了了 職業未必佳】:一戰成名的臺灣第一猛男【業餘了了 職業未必佳】:以153公里速球贏得70萬美元簽約金的火球少年【業餘了了 職業未必佳】:選秀順位在高國輝前面的那個男人【業餘了了 職業未必佳】:他曾被看好成為「下一個世代的彭政閔」【業餘了了 職業未必佳】:被日媒評為「王建民二世」的巨人新星封面來源:youtube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