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王之後?Bellinger或將是問鼎MVP的有力人選

本篇文章有影片版,可透過連結欣賞!歡迎訂閱頻道【生啤C五度】 說到有望爭奪打擊王的男人,不免會聯想到 Jose Altuve、Mookie Betts 這些以擊球起家,打安打更勝過於全壘打的上壘好手。不過,以下是截至 5 月 26 日為止的打擊率排行榜:1. Cody Bellinger – 道奇 – 0.3912. Josh Bell – 海盜 – 0.3413. Jorge Polanco – 雙城 – 0.340其中,Bellinger 以將近百分之五的巨大領先幅度,超越所有競爭者。而在其他打擊數據,Bellinger 同樣是海放眾家群雄,以幾乎是領頭羊之姿海放所有競爭者,甚至勝過了去年國聯 MVP 得主 Christian Yelich。下圖是兩人本季打擊數據的相比較:雖然賽季進行只有兩個月,後面四個月的賽程還能否將狀況維持得如此高檔,尚是未知數。不過這位 2017 年的國聯新人王得主,聲勢曾經與洋基隊 Aaron Judge 一時瑜亮的 23 歲好手,在上季遭遇到嚴重的撞牆,各項成績直直落,一度引發「Bellinger 是不是彈力球的最大受益者」的質疑聲浪,也讓他不再受到媒體關注的目光。隨著狀況在本季回神,至今 4.2 WAR 的表現甚至超越過往任一賽季的最高紀錄,還與上季 MVP Christian Yelich 展開全壘打王的追逐賽,也讓人再次想起他不可忽視的打擊實力。不只如此,Bellinger 也成為一名集打擊、長打、跑壘、守備、傳球於一身的五拍子球員,用「無所不能」來形容幾乎是他所能獲得最高讚譽的評價。究竟 Bellinger 是如何再次進化,

娛樂城有哪些

蛻變為有望問鼎年度 MVP 的超級球星呢? 打擊:站姿釋放力量眾所皆知,道奇隊是一隻高度科學化的棒球隊。但比起許多球隊是聘請科學家為球員打造菜單,再交由球隊教練負責執行,道奇隊選擇直接啟用這方面的人才進入休息室。Robert Van Scoyoc,在今年新上任成為球隊的打擊教練,過去是民間打擊泰斗 Craig Wallenbrock 的大弟子。他們最知名的功績,莫過於協助捕手 Jason Castro 與外野手 J.D. Martinez,將他們從瀕臨被球界淘汰的弱打,搖身一變成為打線最不可忽視的棒次。Van Scoyoc 進入球團之後,首要任務便是協助 Bellinger 找回新人王身手。在觀看回放錄像之後,

5298線上娛樂

下圖是這三年他所採行的打擊姿勢:除了打擊站姿跟新人年較為接近之外,去年 Bellinger 的打擊重心明顯放在臀部與腰部,今年身體重心則落在上背部到肩膀部分。考慮到去年屢屢被左投的近身內野好球與外角引誘球拐騙,今年特別強調手部動作的運用,讓他在揮擊時做出更多旋轉,好釋放與生俱來的身體力量。雖然這個調整跟教科書似乎有些相違背,不過 Van Scoyoc 的哲學向來是「打擊是節奏的運動」,讓球員以正確且舒服的姿勢來揮棒的重要性,遠大過於僵化遵守。改變的成效也相當顯著。先從數據來看,在過去擊球表現不突出的他,本季 contact% 從 70% 提升至 76%,其中增幅多半來自 O-contact%(好球帶外擊球)。Bellinger 的打擊死角是內角高位,上季他在此位置的揮空率超過 40%,wOBA 僅有 0.2 上下,

線上21點

投手只要能丟準就有相當高的機會賺到出局數。 在調整之後,雖然 Bellinger 沒有破解打擊死角,但他加強了纏鬥的能力。實際數據證實了揮棒追打形成界外的比率由 36% 提升至 46%,比起以往的打席多半以揮空坐收,如今他有能力破壞來球,讓投手無法繼續在同一位置予取予求,必須想辦法修正投球位置,或是選擇正面對決。如此對投手也將造成兩項風險,前者可能會落得保送遽增;後者則是失投球的風險。以上也解釋了 Bellinger 今年在選球表現與打擊成績呈現雙升的原因。在投手不給好球打之下,

百家樂現金版

好球率來到生涯最低的 44%,連帶使保送率從上季 10.9% 提升至 14.1%,三振保送比更是完美的 1:1。另外,對好球帶內的來球更有把握,不僅擊球初速打出生涯最佳的平均 93.0 英里,wOBA 同樣高達 0.492,縱然擊球仰角未有太大變化,但身體力量完全釋放於拉打之後,Bellinger 的長打是一發接著一發貢獻。畢竟他本來就是飛大於滾的撈球型打者,又何須調整打擊仰角呢? 守備:離開一壘,成為多功能性球員過去兩季,Bellinger 多半是作為一壘手身分出賽,雖然去年曾客串中外野手一段時間,但當時是基於打線火力最大化的考量,而捨棄守備能力更佳的 Kike、Chris Taylor 與 Joc 等人。在道奇簽下 A.J. Pollock 之後,中外野問題自然不復存在。不過球團確實也看到 Bellinger 在外野中上水平的表現,即便目前主戰中外野手是 Pollock,且在可見的未來內也繼續會是如此。不過考量 Pollock 過去的傷痛史及 31 歲的年紀,球隊如果不想未來 3 年餘都讓他在病床上度過,遲早得將他轉任至角落外野。(Yong Teck Lim/Getty Images)Pollock 缺陣期間,中外野主要是由新人 Alex Verdugo 接下。考量他在小聯盟始終是不動中外野手,論經驗、判斷皆勝過 Bellinger,由 Verdugo 來接任可說是合理的決策。不過若攤開實際數據,Bellinger 的表現毫不遜色於 Verdugo,上季 Bellinger 在外野的 OAA 為 +6,意即其實際接捕表現比期望值來得更高。從方向來看,最考驗外野手腳步的側向、趨前移動,Bellinger 都交出一張優於期望值的成績單。當前的大聯盟生態有利所謂「超級工具人」的興起,能從外野一路守到投手丘上的新形態球員不斷竄出,也衝擊了比賽調度模式。球員若擁有多重守位,對個人出賽機會、提升贏球機率都將大有幫助。同樣的場景也出現在 Bellinger 身上,事實上若非球團更需要倚重他的打擊,把他放在中外野也未嘗不是最佳選擇。 跑壘:3.89秒的拚命三郎大眾對於重砲手的普遍印象,恐怕都像是 Miguel Sano、Chris Davis 等「經常把二壘安打跑成一壘安打」的大噸位型球員。雖說只要轟出長打,確實有充足時間可以慢慢繞壘,享受漫步在壘間的感覺,因此球界多半不會對他們的牛步太過苛責。而跑壘快的巨砲也不真的那麼稀有,像是 Christian Yelich、Mookie Betts 都是自走砲與核彈頭的代表,但他們給人的威脅多半是基於很會盜壘的事實。對於生涯盜壘成功只有 31 次,甚至不及部分球員一整季盜壘成功次數的 Cody Bellinger,確實很難將他與快腿建立聯想。不過根據 Statcast 的資料,

電子老虎機

Bellinger 的衝刺速度(Sprint Speed)由本壘至一壘平均只需要 3.89 秒,更甚超越 Billy Hamilton、Dee Gordon 等著名的快腿。除了左打優勢之外,Bellinger 的加速度夠快,使他從起步至全速衝刺所需的時間極短,讓他能跑出其他人無法企及的時間。即便最右欄的數據顯示,Bellinger 衝刺速度僅有 29.2 英尺/秒(約 8.90 公尺/秒),並非最優秀者,但依舊能獨占鰲頭。前兩年 Bellinger 在衡量跑壘貢獻的 BsR 共拿下 6.1 分,可以排進聯盟前 50 名,以一個不常盜壘的球員來說,已是相當不錯。本季他更擴大了自己的優勢,便是善用自己的快腿,跑出一支又一支的內野安打。本季他一共擊出 10 支一壘安打,在聯盟可以排進第 8 名。然而除他之外,同級球員只有小熊隊 Javier Baez 的長打能力可以與 Bellinger 相比擬,

娛樂城註冊金

其餘大多是腿哥一族,內野安打也就不這麼令人意外了。普遍來說,內野安打會墊高打者的 BABIP,讓打者看起來像是沾了好運氣的光,繳出精彩的帳面成績。因此讀者不該完全把 Bellinger 本季極高的 BABIP 等閒視之為純粹運氣,也該同時考量腳程帶來的破壞力,或許能更加客觀的看待他本季突破性的表現。 MVP 不是夢?Bellinger 令人期待的未來我們已經連續三年看到藍血軍每年都有不同的人跳出來拯救球隊,前年是 Chris Taylor、去年是 Max Muncy 與 Kike Hernandez,而今年很可能會是 Bellinger。但比起前面幾位球員像是黑馬竄出,23 歲的 Bellinger 更像是一頭覺醒的野獸,準備要頂著瘋狂的打擊成績撕裂整個聯盟。幾乎所有的打擊數據都支持了他有所進步的論點,甚至連過去所為人詬病的高揮空率,本季都近乎砍半地成長。此外,他的健康程度讓經常操弄傷兵名單的道奇隊,都很難找到理由強迫使他休息。 生涯只進過一次傷兵名單,還因情況輕微最後連 10 天都不滿便回到打線。去年更是「全勤七漢子」的其中一員,也讓上季屢受傷兵紛擾的道奇隊獲得喘息空間。在四月,我們看到了野獸般的 Bellinger,儘管五月狀況稍有下滑,但相較過去任何單一月份,仍過之而無不及。這位高順位、被定位為建隊核心等級的年輕好手,他曾以新人王寫下燦爛的一章,而這不會是他生涯的頂峰。或許現在,才是真正讓眾人感受「It's showtime」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