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全盛時代:1999史上最強黃金梯隊

NBA 1984年的選秀,因為有多名洛杉磯奧運的選手投入,普遍被視為NBA史上最強黃金梯隊。而中職也有這樣的一代黃金梯隊,那就是1999年金龍旗的高中生們,後來這批選手大半進入中職甚至旅外,他們主宰了21世紀初期的臺灣棒壇。說起那一年的高中棒球,實在還得先從金龍旗說起。金龍旗是現在已經消失的青棒賽事,是由年代電視臺主辦,雖然這個賽事主要是為了當時還存在的TML,也就是臺灣大聯盟,尋找優秀的高中生球員。但因為這項賽事可以讓社團球隊跟科班對戰,因此還是很多球隊參加,甚至當時打出了「臺灣甲子園」的名號。是不是聽起來有點耳熟?你沒猜錯,黑豹旗成立之時,就是打著延續金龍旗的精神,在臺灣創造如日本甲子園一般的賽事。影片來源 金龍旗的冠軍,真的會得到一面特別訂做的冠軍錦旗,上面就繡著一條金色的龍。但是冠軍只能保留這面錦旗一年,隔年冠軍誕生時,就會把這面旗再傳給下一支隊伍。除非達成三連霸,那支隊伍就可以把金龍旗帶回去永久保存。金龍旗前後也只辦了八屆,要辦到這件事顯然有點困難。偏偏就有一支球隊做到了,就是高雄傳統名門高苑工商。而綠色怪物的霸業,就是從1999年開始。光是念出那一年金龍旗高苑的隊員,各位一定就能理解,為什麼高苑那年可以以秋風掃落葉之姿,奪下隊史首座金龍旗冠軍:曹錦輝、許志華、鄭志雄(後改名鄭達鴻)、鄭志強、林津平、林英傑、陳嘉宏、林馴偉、周思齊。一隊不過18人,竟有一半後來都進了職棒,可以想見那年高苑多麼令人畏懼。曹錦輝自不必談,他很可能是臺灣棒球史上天分最高的選手。許志華則是始終沒能在職棒投出好成績,或許他的手臂早在青棒時期就操壞了也說不定,最後他用跟曹錦輝一樣的理由離開中職。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鄭達鴻則是中職史上打擊最好的捕手之一,也是中職至今惟三透過自由球員制度轉隊的選手。他生涯以捕手身分留下.287/.354/.362的數字,除林泓育、陳金茂這種強打捕手外,少有人能出其右,甚至在2010年以捕手之姿奪下盜壘王。鄭志強是鄭達鴻的表弟,他雖曾短暫加入中信鯨,但那時中信號稱投手王國,他沒什麼機會上場,所以很快就離開職棒賽場,現在他在穀保當投手教練。林津平、陳嘉宏跟林馴偉可以合在一起講,他們三個人都曾經得到穩定的機會,那時他們看起來也沒有辜負業餘時代的名聲,但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出賽機會減少。前面兩位因為黑黑的理由從此離開球場,林馴偉則是被興農捨棄,成為桃園航空城第一代成員。林英傑跟曹錦輝一同加入TML,後來當兵後輾轉回到中職,雖然有兩年的空白,但他還是一回來就連奪兩年三振王。2005年季後賽的超殺表現,更是至今仍為球迷津津樂道。最後是周思齊,他是少數至今仍未退役的選手,職棒生涯即將邁進第十八年,生涯1702安、142轟、.311/.379/.463的成績,讓他在中職歷史上留下無法抹滅的印記。影片來源  影片來源:CPBL 中華職棒 而高苑冠軍賽的對手,自然也必須跟他們豪華的陣容相稱。那年亞軍正是另一支傳統強權美和中學,名單攤開來,跟高苑相比毫不遜色:沈鈺傑、曾兆豪、潘威倫、吳偲佑、林建宏、張民諺、潘武雄。曹錦輝面對如此陣容,竟能在冠軍賽飆出完封勝,不負怪物之名。沈鈺傑跟曾兆豪(後改名曾孟承)後來在中信繼續當隊友,後來因為中信解散,他們分別轉到興農跟Lamigo。兩人都成了很好的中繼投手,曾兆豪甚至一度轉到先發,也投出很好的成績,曾兆豪2010年創下的單季70場出賽,更是中職不可能被打破的紀錄。吳偲佑、林建宏跟張民諺則是在La new再度成為隊友。若是稍微資深的球迷,一定記得吳偲佑的速球有多可怕,他甚至在中職投出好成績後短暫旅日,但我想大家一定也都記得他的下場。林建宏曾經是被寄予厚望的游擊大物,最後卻成了大誤,跟吳偲佑一起消失。張民諺一度被La new寄予厚望,奈何養成出了問題,再加上當時外野競爭激烈,他最後生涯只留下.255/.308/.344的成績。潘威倫1999年雖然才高二,但已是美和主戰投手之一,高三的潘武雄則是美和能擊倒郭泓志,殺進冠軍賽的功臣。他們雙雙加入統一,潘威倫已成臺灣勝投王,所有臺灣職棒投手相關累積性的數字,他不是第一就是前幾名。潘武雄雖然一直因傷所困,生涯從未出賽超過百場,但他仍是統一隊史最強打者之一,甚至2020年總冠軍賽帶領統一上演一勝三敗的大逆轉。影片來源:CPBL 中華職棒 第三名強恕中學現在看來是傳統名門,但那一年他們剛跟榮工處合作提供公費生,也就是說強恕的榮光正是從1999年開始。那支強恕陣中最知名的當然就是陳冠任,生涯從兄弟象起步,曾以新人之姿拿下打擊王,也曾拿過打擊王,甚至成為球員交易的主角,

5298娛樂

他生涯的遺憾大概就是沒能達成千安就被迫離開賽場。當時強恕陣中還有一名球員,後來雖然沒加入職棒,但卻輾轉意外成名。此人名叫林加祐,就是2018年亞運砲轟梁玹種,讓我們得以擊敗韓國的功臣。他在季軍賽大顯神威,當投手苦撐8.1局不說,還打出追平安跟再見安,也賞給郭泓志敗投。既已說到郭泓志,那一年第四名就是南英,南英掛頭牌的不作第二人想,

真人規則

就是臺灣史上最強左投郭泓志。郭泓志那年真的體現了「甲子園精神」:十六強賽完投九局142球,八強賽出場後援四局,四強賽先發3.1局,季軍賽從六局下投到十三局。……以現代有投手保護機制的比賽來說,這真的是難以想像的數字,

娛樂城

他後來動了那麼多次刀,這時就早可預見了。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他的隊友比較知名的是杜章偉、陳江和、涂壯勳跟鄭乃文。想來現在大家對杜章偉的印象是「文化三劍客」,他也的確是到了文化才真正成名,南英商工時期比較少表現機會。而華興中學的莊宏亮跟成功商水的李國慶,在這次比賽中也早早敗下陣來。陳江和則是大學畢業後進到兄弟象,跟王勝偉組成一代黃金二游,成為上一個世代防守最佳二壘手的代名詞。涂壯勳跟鄭乃文後來在統一成為隊友,但他們倆個的生涯只能用「生不逢時」形容,統一一壘手跟捕手都有鐵打不動的人選,鄭乃文交易到兄弟象後,一壘手還是有一個神主牌。這也讓他們兩個終其生涯,都沒什麼表現的機會。八強其他四隊分別是中正高工、臺北體院、善化高中跟中華中學。中正高工那年的成員後來沒有表現特別突出者,在此略過不提。中華中學那一年是校隊末代,如前所述,榮工處就是那年轉跟強恕合作,也因此曾培養出陳金鋒、王建民等人的中華中學就此廢隊。然而中華中學那一年還是有值得一提的人,就是廖于誠跟許國隆。廖于誠前兩年基本都在溫板凳,終於看起來有點機會,球隊直接死亡,上大學之後也都是溫板凳,被兄弟象選中後也差一點沒表現機會就被釋出,還好吳思賢追韓信留他下來,也才有下勾連兩年十勝跟防禦率王的奇蹟,後面的故事就不必說了。許國隆曾經看起來是興農的中興少主,但他始終沒能打出夠好的成績。影片來源 而當時善化高中王牌就是許竹見,他在十六強賽一夫當關完投九局,送出無四死完投勝。他進入職棒後,跟林英傑、林恩宇共組的誠泰三本柱,也是球迷心中的美好回憶。而另一位主戰投手是鄭嘉明,他在國中時期就因為在IBAF世界青少棒錦標賽對韓國送出完投勝成名,但上高中以後因為使用過度,就沒什麼好的成績,後來在合庫終老。善化主要的打者則是林智勝跟陽森(後改名陽卓勳)。陽森在十六強賽打出全壘打,讓善化先馳得點。他畢業後馬上加入TML,最後輾轉加入統一,也是三連霸重要成員。他曾三度單季破百安,拿下安打王跟盜壘王,奈何最後他的結局也…..。林智勝那時還沒真正成名,得等到同年稍晚的IBA世界青棒賽他才真正打響名號,關於他的豐功偉業無須贅述,他也是少數仍是現役的選手。至於現在已經改名叫做臺北市立大學的臺北體院,

遊戲娛樂城

可能會有人好奇為什麼他們可以參加,因為那時候北體還是五專,而棒協當時規定五專是可以派隊參加青棒比賽的,不過這也是最後一次,因為之後就改成一校一隊。末代北體青棒隊裡面也只有施翔凱、劉耿欣跟劉俊男成為職棒球員,

線上電子老虎機

又只有施翔凱算是「有始有終」,另外兩位就……。八強外能數出的名字就不多了,前一年金龍旗冠軍穀保家商這年爆冷輸給強恕。但穀保陣中其實擁有如高志綱、林恩宇這對一投一打,他們兩人的功績自不待言,高志綱甚至在打完比賽後,一度傳出被TML盯上差點直接簽約。林恩宇則是在2003年季後代訓選秀會上,以榜眼之姿被誠泰選進。那時剛剛成軍的三民高中,不過他們就是許竹見無四死完投勝的苦主。然而這樣的三民,主戰投手卻是林岳平。不知該說是可惜還是幸好,如果三民真的一路晉級,或許林岳平的手早在高中時就會壞掉也說不定。最後是華興的陽耀勳,彼時他只有高一,雖然已經展現投手的潛質,但當時華興隊上有莊宏亮,再加上華興那年早早淘汰,他沒有太多上場的機會。回首看去,

GB電子

彷彿1981、82年間,臺灣的天分盡匯於棒球。然後就在1999年匯聚,成就一代黃金梯隊。更多中華職棒:最美麗的錯誤:昔日文化第四棒許國隆統一獅的寒假作業:痛定思痛拚來年?夢迴吹角連營 中職場上的經典對決最美麗的錯誤:曾經La new最好的第五棒張民諺十年前,兄弟四個救世主的交會(上) 封面圖源:截自x84063skl/jeokaukiss  歡迎來我的粉專聊運動:一貫三畫天地人 想參與更多運動議題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運動狂人 Sports Maniα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