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節錄自本書 p.67-78)十點六四 當羅伊.哈勒戴抵達1999年春訓營時,知名雜誌《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和《ESPN雜誌》(ESPN The Magazine)的記者都主動上前要採訪他。羅伊,你會怎麼複製上一季的表現呢?哈勒戴可不是菜鳥了,現在他可是一位生涯第二次大聯盟先發就差點投出無安打的投手。當他結束大聯盟菜鳥球季後,哈勒戴在亞歷桑納秋季聯盟繳出四勝零敗,防禦率一點八五的表現。春訓之前,《棒球美國》把他排在新秀排行榜第十二名。「這些預測排行會被拿出來討論好幾年。」他說。「我不想讓排名成為我的負擔。」其實那年春訓,哈勒戴被關注度可能更高,不過藍鳥隊球團吸引更多媒體注意力到其他地方。首先,他們在二月的時候,
牛牛百家樂
把羅傑.克萊門斯交易到洋基隊。因為當初藍鳥隊與克萊門斯有協議,如果球團沒有打算增強兵馬,提升薪資總額來跟美國聯盟東區列強(洋基、紅襪、金鶯)競爭的話,球團會主動交易掉克萊門斯。在這筆與洋基的交易中,藍鳥隊拿到大衛.威爾斯(David Wells)、荷馬.布希(Homer Bush)和葛萊梅.洛伊德(Graeme Lloyd)三位球員;再來,他們在三月時把總教練提姆.強森給炒魷魚了。強森時常用他在越戰的經歷來激勵球員,但後來他被踢爆,他所說的經歷都是謊話。1998年某天下午,球隊作客波士頓芬威球場,他用自身越戰經歷去鼓舞派特.亨特根,
牛牛百家樂
告訴他越戰時如何承受壓力,強森說他曾經曾經在戰場上誤射了一位不小心進到戰場的十二歲的女孩。不過後來真相大白,強森根本沒去過越南,這讓那位女孩的故事顯得更令人反感。被踢爆真相後,強森在公開場合和私下都道歉過好幾次,藍鳥隊總經理高德.艾許想盡辦法低調處理,好延長強森的總教練生命,但這個醜聞一直跟著藍鳥隊,揮之不去。「那時懸而未決的情況令人分心,後來演變為一個頭痛的問題。」艾許說。「我們的冷處理顯然沒效。」藍鳥隊球團找來吉姆.佛格希(Jim Fregosi)來取代強森總教練的位置。「他們要找能帶領球隊的人。」佛格希說。「我們距離開幕戰還有十八場比賽,我們會準備好的。」佛格希在大聯盟打滾了十八年,而且是天使隊隊史上第一位生涯六次入選明星賽的球員。他在1978年到1981年擔任加州天使隊總教練,在1979年拿下美國聯盟西區冠軍;1986年到1988年,他執掌芝加哥白襪隊兵符。後來在1991年,他接任費城費城人隊總教練,取代尼克.雷瓦(Nick Leyva)的位置擔,當時球季才打了十三場。那個球季,佛格希帶領一群愛喝啤酒、留著長髮的鯔魚頭(也有人稱作狼尾頭),看起來管不太住的費城人隊球員,贏得1993年國家聯盟冠軍,還打進世界大賽。那年世界大賽在第六戰藍鳥隊外野手喬.卡特(Joe Carter)逮中費城人隊投手米區.威廉斯(Mitch Williams)的快速直球,擊出再見全壘打後劃下句點。佛格希一直到他2014年過世前,都在為自己當時第六戰使用威廉斯的方式辯護。即便如此,當年聯盟冠軍班底愛死他了,佛格希說話大聲、刻薄而且直接了當,很多人也欣賞他的作風。藍鳥隊在開季前公布了他們的開幕先發輪值:威爾斯、亨特根、克里斯.卡本特、凱爾文. 艾斯科巴和喬伊.漢米爾頓(Joey Hamilton)。哈勒戴則是被安排在牛棚擔任長中繼。這不是哈勒戴想要的安排,但至少他拿到了真皮腰帶和妥善的洗衣服務。球季第一次登板,他投了三局無失分,拿下生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救援成功。他擔任牛棚投手的時間並沒有很長,漢米爾頓在四月十七日因為肩膀受傷,而進入十五天傷兵名單,隔天哈勒戴就銜命先發,面對金鶯隊投七局無失分。二十一歲的哈勒戴在生涯第二年球季以二十局投球,兩勝零敗一救援成功,防禦率零的成績開季。他只被打出十四支安打,三振七名打者,但有十一次保送。他的控球問題在四月二十九日面對安那罕天使隊時浮現,在二又三分之一局的投球中,哈勒戴被打九支安打,其中兩支是全壘打,送出三次保送,狂失十一分。接下來的兩場比賽他也被打得很慘。捕手布朗曾經在去年差點和哈勒戴完成無安打比賽,他也在這兩場比賽中的其中一場擔任蹲捕工作。「以大聯盟的水準來說,他的確有一些投球機制上的問題,但我認為還是心理問題比較大。」 布朗說。「你會問自己:『我真的屬於這裡嗎?』、『我夠格當一名大聯盟投手嗎?』然後開始做一些調整,你開始改變你投球的動作,想要讓球變化的幅度更大。每一球你都想要把它控制在邊邊角角,但其實你只要能控制在本壘板左右三分之一的部分就夠了。」哈勒戴在球季中不斷地在先發中繼兩邊跑,整個球季下來,他出賽三十六場比賽,其中十八場是先發,繳出八勝七敗,
金旺5298
防禦率三點九二的成績,在一百四十九又三分之一局的投球中,他三振八十二名打者,但也送出了七十九次保送。哈勒戴因為肩膀緊繃結束球季之前,他的最後六次先發,防禦率是二點七零,有表現越來越好的跡象。但是因為他上壓的投球方式,讓他的速球在出手前就被看清,而且他的彈指曲球也無法搶到好球數,導致他在球季中很難繳出穩定的表現。隊友卡本特則是在二十四次先發出賽中,投出九勝八敗,防禦率四點三八的成績,但球季的最後九場只有六點六一的防禦率,後來因為進行清除手肘骨刺的手術而結束球季。即便如此,藍鳥隊在觀察過哈勒戴和卡本特一整季的表現後,有足夠信心在十一月的時候把亨特根交易走。藍鳥隊球團把亨特根和保羅.史波爾加瑞奇(Paul Spoljaric)送到聖路易紅雀隊,換來捕手阿爾貝托.卡斯帝歐(Alberto Castillo)和投手藍斯.佩因特(Lance Painter)與麥特.德威特(Matt DeWitt)。由於亨特根是藍鳥隊的傳奇人物,這筆交易引發不小輿論爭議。有此一說是總教練佛格希不滿哈勒戴和卡本特公開地表示,亨特根是他們球員生涯最有正面影響力的人,佛格希認為自己沒有對這兩位年輕投手樹立威信,所以才說服球團把亨特根交易走。藍鳥隊也把外野手尚恩.格林(Shawn Green)交易到洛杉磯道奇隊。佛格希對他也頗有微詞:「他希望跟女朋友在一起。」另外,也有傳言卡洛斯.迪爾加多因為佛格希的關係,不想留在藍鳥隊。佛格希還把教練團給換掉,因為他認為有些教練是前任總教練強森的人馬,在背後說他壞話,告訴球員一些機密的討論內容。佛格希開除了投手教練梅爾.奎恩,換上瑞克.蘭福德(Rick Langford),找來前總教練奇托.加斯頓擔任打擊教練,還找來另外三人加入教練團。藍鳥隊球迷普遍認為佛格希推動人事異動,希望能塑造當年1993年費城人隊那種鄉村俱樂部的球隊氛圍。「外界有太多揣測和胡說八道。」佛格希說。「去年我把我認為是球隊中最好的投手之一,大部分時間用來做長中繼,只因為要給在輪值那些老將一些尊敬。事實上,我認為哈勒戴先生值得擔任先發工作。」藍鳥隊對於哈勒戴在2000年的表現有很高的期待,他們在三月的時候和哈勒戴簽下三年三百七十萬美金的延長合約,期望威爾斯、卡本特、哈勒戴和艾斯科巴成為扛起輪值的頭四號先發投手。如果每個人都能夠保持健康,他們有機會和洋基隊與紅襪隊一搏。「這些人年輕歸年輕,」藍鳥隊捕手達倫.佛萊徹說。「但哈勒戴他已經累積了一些經驗, 克里斯對我來說根本就是老將了。我想他們已經差不多了,就要起飛了。至少我們是這樣期盼的。」2000年四月四日,哈勒戴在球季的第一場先發,對上堪薩斯皇家隊,主投七局掉三分, 拿下勝投。但是接下來的六場先發他都被打爆,二十七又三分之二局中,被打五十二支安打,失掉四十一分,防禦率十三點五零外加三振十七名打者,送出二十一次保送。在五月五日對上克里夫蘭印第安人隊比賽,哈勒戴投三又三分之二局,狂失八分。總教練佛格希在賽後把哈勒戴調往牛棚。哈勒戴感覺鬆了一口氣。「我想調往牛棚可以幫助我想通一些事情,也減輕壓力。」他說。「是個很好的機會去思考,不用像先發工作一樣,去擔心太多事情。之前每次上場,我都太求好心切,想要一掃陰霾。」五月十五日,他面對紅襪隊,上場中繼一局失掉三分,賽後藍鳥隊把他降到三A,好修正一下他的投球機制。總教練佛格希和投手教練蘭福德要求哈勒戴在投球前把雙手舉過頭,做出繞臂的動作,他們也要求卡本特這樣做。這樣的做法在五○到六○年代名將鮑伯.吉布森(Bob Gibson)和華倫.史潘(Warren Spahn)身上管用,他想或許對哈勒戴和卡本特也有幫助。哈勒戴在六月下旬重返大聯盟,到七月底之間的八次出賽(其中有五次先發),他繳出兩勝三敗,防禦率八點八九的成績,二十七又三分之一局的投球中,三振二十名打者,保送十八次。他完全失去信心了。「有時候我會質疑自己,但其實我不應該這麼做。」他說。「不管是我的速球還是變化球被打安打,都不重要,我只要投出我想要的品質就好,我要相信自己,要對自己的投球有信心。」負面想法佔據了他心思。佛格希不但沒有幫他一把,反倒是狂操哈勒戴和卡本特。有次當佛格希準備打電話給牛棚叫中繼投手時,哈勒戴忍不住罵了一聲髒話。還有一次當哈勒戴走出球員休息室,經過總教練辦公室時,聽到佛格希在大肆批評他。哈勒戴問佛格希如果有需要的話,要不要聊聊,佛格希拒絕。哈勒戴並不知道他哪裡得罪了總教練,從小他在場上就渴望得到父親的認可,他希望他能從佛格希身上得到同樣的認可,但是事與願違,這讓哈勒戴非常沮喪。哈勒戴在每次先發之間,試圖改變他的訓練方式,希望能找到神奇的解方。像是這一次先發前做伸展, 下一次他就不做,或是跳過牛棚日,減少長傳練習,再增加長傳練習,甚至改變飲食習慣,一下在賽前吃很多,但是如果成效不好,下一次他就吃少一點。不過這些改變都沒有收到什麼效果。捕手卡斯帝歐在2000年曾經和哈勒戴搭配七場比賽,他說:「當事情很糟的時候,心理醫師講什麼都沒用。做什麼事都不對的時候,你得想盡辦法去拯救自己的人生。」「他得學習如何面對失敗。」布蘭蒂說。「他一直以來都像是小池塘裡的大魚,然後再成為大一點的池塘裡的一條更大的魚,而現在他只是一條普通的魚,不再像以前那麼大尾了。現在他只不過是一個要搞清楚自己在幹嘛的球員。他從來沒有被教導過如何面對失敗,也沒有人教過他如何面對他人的敵意,當他遇到了困境,他很驚恐,非常害怕失敗;他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從失敗中再站起來;他也不懂怎麼往前看,為了滿足其他人的期待和扛起養家的經濟責任,他給自己巨大的壓力,掙扎地生活,就像世界末日一樣。他無法正常生活和思考,胃痛到不行,身體健康亮起紅燈。」藍鳥隊也想盡辦法要解決問題。藍鳥隊的副總經理戴夫.史都華(Dave Stewart)曾經是四度單季拿下二十勝的大聯盟投手,他還在奧克蘭運動家隊拿過世界大賽冠軍。七月下旬的某天下午,他離開辦公室的時候遇到哈勒戴,他告訴哈勒戴指叉球該怎麼握。幾天後,藍鳥隊開除了投手教練蘭福德,任命史都華為新任投手教練。「當時我被交付的任務是損害控管。」史都華說。而佛格希沒有被通知到,他非常生氣。「他們問我的意見,但其實早就已經任命人事了。我不認為這是正確的決定,而且過渡期並不順利。」他說。「我們兩個人在2000年都投得很掙扎。」卡本特說。「拿我自己來說好了,絕大部分是因為信心問題,他也有和我談到這樣的問題。在了解成為大聯盟投手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和努力時, 還能對於自己能保有信心,學習接受改變,你必須要有所調整。我並不想用『磨練』這個詞,但客場旅行、金錢和家庭…等等令人分心的人事物,還是不斷在你生活中出現。我們只想投球, 不要被打爆。但是這樣的想法對我們造成傷害,而且他不像我還可以處理得不錯,並不是說我比他更會處理這些事情,只是他那時無法即時有效地作出調整。例如我的伸卡球和曲球可以搶好球數,但他的變化球就做不到,然後只能用速球投進好球帶。他的投球動作讓打者看得很清楚球路,他需要學習變速球或是其他不同的球路,投球動作還要有隱蔽性,不然就是要投得超級準。那年是一場非常漫長而且艱難的戰役。」八月四日,藍鳥隊把哈勒戴下放到三A。十天後,布蘭蒂在多倫多生下了兒子布藍登。哈勒戴在九月再度回到大聯盟。整季他投了六十七又三分之二局,繳出四勝七敗,防禦率十點六四的成績,保送四十二次,三振四十四名打者,被打一百零七支安打,其中十四支是全壘打,總共失掉八十七分。球季結束後,藍鳥隊球團因為佛格希調教投手無方,而且和球員發生爭執,於是請他捲舖蓋走人。球季結束後,哈勒戴和卡本特兩家一起相約去吃晚餐。他們找了一家餐廳,但餐廳沒有位置了,於是安排他們坐在後門的逃生門旁邊用餐。哈勒戴和卡本特自嘲說是因為他們投得太差勁,所以連餐廳都不想安排他們室內桌。「我們坐在那邊笑到不行。」布蘭蒂說。哈勒戴那年單季十點六四的防禦率,是史上至少投滿五十局的投手中最差的。攤開哈勒戴生涯數據來看,這真的令人難以置信,比起哈勒戴生涯二百零三勝、六十七次完投、二十次完封,
金旺5298娛樂
還有二千七百四十九又三分之一局的投球量都還誇張。那些偉大的投手從來沒有過哈勒戴在2000年的這種成績,當然那些名人堂投手就更不可能了。通常有這種單季防禦率成績的投手, 生涯都不怎麼樣,投個幾年就消失在棒球界,沒人會記得。單季超過五十局投球,防禦率最高的前十名羅伊.哈勒戴:10.64(2000年多倫多藍鳥隊)威廉.史戴徹(William Stecher):10.32(1890年費城運動家隊)米蓋亞.鮑伊(Micah Bowie):10.24(1999年亞特蘭大勇士/芝加哥小熊隊)史蒂夫.布拉斯(Steve Blass):9.85(1973年匹茲堡海盜隊)尚恩.伯格曼(Sean Bergman):9.66(2000年明尼蘇達雙城隊)安迪.拉金(Andy Larkin):9.64(1998年佛羅里達馬林魚隊)法蘭克.蓋伯勒(Frank Gabler):9.43(1938年波士頓勇士隊/芝加哥白襪隊)阿弗瑞多.賽門(Alfredo Simon):9.36(2016年辛辛那提紅人隊)艾德.歐尼爾(Ed O’Neil):9.26(1890年托萊多毛梅斯人隊/費城運動家隊)瑞吉.格雷鮑斯基(Reggie Grabowski):9.23(1934年費城費城人隊) 這個排行榜除了哈勒戴之外,在大聯盟投了十個球季的布拉斯是這名單中名氣最響亮的。 1971年世界大賽他先發兩場,拿下兩勝零敗,防禦率一點零零,
金大發娛樂城
1972年他入選國家聯盟明星隊,當年賽揚獎投票只輸給二十七勝十敗,防禦率一點九七的史提夫.卡爾頓(Steve Carlton),落居第二。隔年1973年,他出現心理問題,罹患投球失憶癥,投不進好球帶,當 時有很多種稱呼這種現象的名稱,甚至還有人稱做「史蒂夫.布拉斯癥」。布拉斯在1974年只出賽一場後就再也沒有投球,生涯的WAR值是六十四點三。把上面名單的後面二十六名投手加起來,總計WAR值等於六十五點三,其中有七位投手在該生涯最糟的球季之後就沒有在 大聯盟投球的紀錄。其中有兩位史戴徹和歐尼爾生涯就只有投一個球季,而且很奇怪的是,剛好都是1890年球季。在這名單上,除了哈勒戴以外的另一個名人堂球員是雷夫提.葛洛夫(Lefty Grove),他在1934年效力於波士頓紅襪隊時,單季防禦率六點五零,比哈勒戴的防禦率還少了超過四分。「當你回頭細看哈勒戴在2000年和2001年的球季,比較他最後的生涯成就,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卡本特說。「真的是太神了! 這樣的成績通常球隊會直接叫你滾蛋。我想主要是因為他的決心和無所畏懼,你看看當時的我們多麼掙扎和恐懼,而且缺乏自信。成就反映了他的個性,很多人忽略了這一點,都只看到他的生涯數字多麼偉大,但我想大家不了解的是,當他低潮時,他在生理和心理上得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找回他應有的水準。」更誇張的是,2000年還不是哈勒戴的最低點,
信用版推薦
最糟的還沒來呢! 相關書摘:《不完美的墜落:羅伊‧哈勒戴》─ 享受比賽的過程!職業生涯首次季後賽先發就創紀錄投出無安打更多精彩內容,詳見此書,立即點此購書去!●透過本文以上連結購書,《運動視界》由此所得將每年結算捐贈給公益單位。 本書內容簡介兩屆賽揚獎得主、達成完全比賽與無安打比賽的MLB名人堂傳奇──羅伊‧哈勒戴,他華麗又急速消逝的人生,如同他招牌的伸卡球,快速下墜,消逝於眾人眼底……羅伊‧哈勒戴的棒球故事是獨一無二的。他從小就是超級巨星的命。一路從一九九五年在選秀會上在首輪獲選,再到一九九八年差點在生涯第二次先發就投出無安打,兩年後又跌到谷底,創下棒球史上最慘的單季成績,差點離開棒球界。從來沒有一位名人堂投手曾經歷過這麼艱難的低潮。但哈勒戴勇於改變,從投球機制和心理建設,他將其全數重新改造,讓自己晉升為史上最強投手之一。他在二○○三年和二○一○年兩度拿下了投手最高榮譽的賽揚獎,甚至在二○一○年分別達成完全比賽與無安打比賽的王牌成績,在二○一三年因傷退休之際,更是所有記者、媒體、球員、球迷心中認定的準名人堂選手。然而在二○一七年,他的人生驟然下墜,一場駕機失事意外讓許多人感到痛心,隨之而來的調查也帶出了許多令人費解的疑問:他究竟是經歷了什麼樣的歷練與痛苦後才站上巔峰?以及,他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作者與哈勒戴的家人、朋友、教練、隊友和對手們進行超過一百次訪談,還有與哈勒戴的妻子布蘭蒂有深度的對話,深度考究資料,蒐羅許多未公開的哈勒戴自我剖析。這本書紀錄了哈勒戴在二○一七年過世前,他在多倫多與費城的精彩棒球生涯,還有他青春期、人生低潮還有回饋棒球的動機與成就偉大人生哲學。這本自傳記錄了哈勒戴追求卓越的過程,不只是啟發許多學生球員與大聯盟球員效法,同時也向這位偉大的投手、隊友和父親致敬。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棒球作家 文生大叔 緯來體育臺主播 李秉昇感動盛讚 美國職棒球星 王建民 美國職棒球星 郭泓志 運動媒體網紅 卓君澤 運動視界主編 楊東遠 知名棒球Youtuber 臺南Josh 職棒球星 周思齊 棒球球評 潘忠韋 MLB聖地牙哥教士隊臺灣區球探 耿伯軒 棒球作家 張尤金 暢銷作家 啾啾麥 資深球評 曾文誠 前體育臺主播/現任網路體育節目主持人 常富寧 作者簡介陶德·左勒茨基費城費城人隊的隨隊大聯盟官網記者。他著有《費城人的歷史與黑歷史》(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Philadelphia Phillies)和《費城王牌鐵支》(The Rotation: A Season with the Phillies and the Greatest Pitching Staff Ever Assembled)。譯者簡介王啟恩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人生總是在不務正業,曾經以為自己會做一份需要穿西裝的工作,但沒想到進到網路業做前端工程師,後來轉行成為駐美特派記者,報導臺灣的旅美棒球選手。回臺灣後,在 2020 年新冠肺炎期間擔任過中華職棒的英文賽事轉播。之前曾經和朋友們經營《看職業運動學英文》粉絲團,並出版《看 MLB、NBA 學英語》一書。現在是全職 podcast 製作人與主持人,和主播李秉昇共同主持棒球節目《Hito 大聯盟》,以及擔任《跑步不要聽》與《臺北市立棒球場》的節目製作人。同時是有時候需要穿西裝的大聯盟賽事球評。 ※ 看更多運動好書的書摘分享※ 歡迎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分享給您運動圈的故事、觀點、知識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