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0系列:大聯盟十大爛約

運動視界近期推出了各式有關美國職棒的「十大專題」,

高登棋牌

本站寫手張尤金撰寫了「大聯盟十大武器球」、漢克阿潘也完成了「大聯盟十大美技」;若讀者們對這兩篇優質好文有濃厚的興趣,非常推薦入內參閱。我被分配到的主題為「大聯盟十大爛約」,因此本篇文將談及十位最高薪低就的MLB球員;究竟誰是最著名的爛約代表?哪些球員領著超大合約卻毫無貢獻、甚至是負貢獻?毫無疑問,此類文章時常會引起一些爭議、畢竟每個人價值觀不盡相同,且某些場外價值確實難以全用數據衡量。比方說擔任球隊招牌、休息室精神指標,這可能都是無法被估算的價值。 但這裡指的爛約,單純是針對「場上貢獻」而論。我們將探討球隊在某位球員身上砸下大錢後,他在場上的數據或貢獻是否能等值的回饋球隊。或許某些高薪低就的球員,依然能靠著擔綱休息室領袖、年輕球員的經驗導師做出貢獻,或甚至多幫球隊賣出一些票;但這些難以一時半刻精準量化的元素,本篇文暫時不予討論。那麼純看場上表現的話,哪些合約能被稱得上最爛?本篇是我選的十大名單。由於個人希望入選者是多數讀者較為熟悉的球員,因此本榜球員將會符合兩項條件:(1)簽約時間在21世紀後、(2)合約總額大於五千萬美金。 按照上述原則,以下是個人心目中的大聯盟十大爛約: No.1 Ryan Howard 合約基本資料   涵蓋年份 年限 總額 貢獻值(WAR) 數據 2012~2016 五年 125M -2.2  美職歷史上所有簽下破九位數合約的球員中,只有Howard能在合約年限中繳出負貢獻的WAR值。在合約涵蓋的五季中,他逐年的WAR是可笑的-1.0、0.4、-0.3、-0.3、-1.0;五年中有四季的績效,比隨便從小聯盟拉上一個替代球員還要差,就知道這合約對費城人而言有多麼虧。要談這筆災難簽約,得從2010年球季開打前說起 — 當時在Howard的舊約還剩兩年才到期的情況下,費城人著名的腦殘總管Ruben Amaro Jr. 就急著給出一張為期五年、包到2016年球季的續約。然而,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筆續約根本就不該這麼早給。 沒錯,Howard在2006~2009年間確實是聯盟中最恐怖的打者之一,這四季他的全壘打數分別為58、47、48、45,打點數則是149、136、146、141,不難理解為何他有著如日中天的聲勢。但Howard正好是在數據分析時代來臨前,最容易因為威猛的傳統數據而被過份高估的球員;這四年間,他有著高居聯盟前五的27.8%被三振率、防守價值(Def)是聯盟前20差的-55.2分、跑壘也理所當然的是負貢獻。即便這四年合計,他仍繳出不賴的16.3WAR產能,但當時這筆金額龐大的續約,是建立在(1)Howard還有兩年才會進FA、(2)新約涵蓋的年紀是32~36歲的高齡。 但根據各路數據派作家對美職歷史的研究,通常像Howard這種只有一項特殊技能(長打)、但其他方面(無論防守、跑壘或擊球能力)都很糟糕的「單項工具球員」,突然退化到什麼都不剩的機率極高。原因不難理解 — 只要他那超過三成的逆天純長打率下滑,就隨時可能變成平庸的路人。何況Amaro是在他舊約還有兩年才跑完、且進FA已32歲的情況下,仍執意給出這張驚人的125M提前續約。果然,進入2010年球季後,

大老爺娛樂城

Howard的純長打率馬上就顯著下修 — 過去四季逆天的0.311純長打率,在2010/2011年球季分別僅剩0.229、0.235。在舊約到期前的最後兩季,他的WAR值掉到僅剩1.0、1.6。 進入新約階段後,Howard仍未能成功抵抗年齡侵蝕、長打能力更進一步衰退;原本靠著年輕肉體硬撐起來的防守、跑壘,全都跌至聯盟墊底的水準。這五年對費城人和Howard來說根本是一團災難 — 他的純長打率及wRC+降到僅剩0.201、94,搭配聯盟墊底水準的一壘守備、及同樣殘不忍睹的跑壘貢獻,Howard這五年的場上價值恐怕連一個3A球員都能輕鬆取代。當然,他那份1億2500萬美金的薪水,顯然不是一般3A球員應有的待遇。 No.2 Pablo Sandoval 合約基本資料   涵蓋年份 年限 總額 貢獻值(WAR) 數據 2015~2019 五年 95M -2.6  即便合約才跑完兩年半,但依據Sandoval這三季的表現(WAR值-2.0、-0.2、-0.4),就已足夠把他列為MLB超級爛約的代表;他沒當上第一的理由,純粹是薪水比Howard少了一些,否則就場上貢獻來看,這兩位爛的程度其實半斤八兩。和Howard那張一被簽下去就飽受批評的合約不同,Sandoval在2015年季前投入FA時,是很多球隊都想競相爭搶的熱門球員;但當時以近億元美金得標的紅襪,仍被認為有溢價買人之嫌。因為Sandoval的選球紀律極為糟糕、喜愛追打壞球,但同樣根據數據派專家研究,這類球員老化的速度會非常迅速。 理由是球員通常能在年輕時用優異的手眼協調、身體素質硬是破壞掉追打的壞球;但當年紀增大、選球能力卻沒跟著進化,那失去擊球能力又愛追打壞球的球員,將會面臨極大障礙。果不其然Sandoval來到紅襪後,完全朝著最壞的方向前進:擊球能力嚴重下滑、追打壞球的頻率卻仍是居高下,更因為領大約後極度鬆懈、不願管控身材導致過度肥胖的心態,使他在跑壘、守備方面的表現爛到成為球隊的拖油瓶。早已在隊上失去上場時間、不斷在傷兵名單進出、於大小聯盟間載浮載沉的Sandoval,未來回春的機會應該已趨近於零。 一想到近兩年半僅能繳出70wRC+、-2.6WAR的Sandoval,這五季可以拿到9500萬美金的薪水,恐怕沒有任何一位紅襪迷能不氣到牙癢癢。 No.3 Matt Cain 合約基本資料 涵蓋年份 年限 總額 FIP-WAR RA9-WAR 2013~2017 五年 127.5M 1.1 -2.6  相較於前兩張爛約,Cain的合約最終也走向爛約的原因,運氣不好的成分比較大一些。在2012年季前,巨人在Cain還有一年才會進FA的情況下,提前和他續約 — 當時他還是聯盟中最優秀的投手之一。在2006~2011年間,Cain累積的24WAR排聯盟前十、尤其在2011年投出的單季5WAR更是職涯最佳;若改看用投手實際失分數所計算的RA9-WAR,Cain這段期間投出的27.5WAR也同樣是聯盟前十。他甚至不是大起大落型的投手 — 相反地,當時的Cain幾乎是穩定的代名詞,在2006至2012年間,他的WAR值從未有一季低於3.4;且除了2006年主投190.2局,他其餘賽季都能投滿200局。 然而,直到2012年都一切正常(那季他繳出2.79防禦率)的Cain,隔年卻突然開始大走鐘,從那季開始他的防禦率不再有過低於4的紀錄;近三年ERA- 更暴漲至難堪的156、143、136,投球水準遠遜於聯盟平均。此外,生涯前期一直是健康寶寶的Cain,自2013年後開始頻繁進出傷兵名單、過去四季年均只能吃下106局;搭配大走樣的投球績效,他這五年基本上對巨人是毫無貢獻可言。至於為何在簽下這張130M大約後,Cain的貢獻會淪落到只剩1.1WAR、-2.6 RA9-WAR,至今沒人能給出確切原因。 No.4 Josh Hamilton 合約基本資料   涵蓋年份 年限 總額 貢獻值(WAR) 數據 2013~2017 五年 123M 3.4  談及近年高薪低就、雷聲大雨點小的爛約代表,Hamilton絕對榜上有名。他老兄在離開遊騎兵前的最後一季,還能產出141wRC+的恐怖火力;2010~2012年間更有著聯盟第八高的148wRC+、及第七傑的16.7WAR。想不到轉到天使後,他被三振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且原來最大的賣點 — 長打產能,更直接去掉一半有找。在2007~2012年間有著0.246純長打率、擊出161轟的Hamilton,領去五年大約轉投同分區的天使後,非但沒幫助天使反咬老東家,反而在合約期間僅擠出0.173IsoP、106wRC+的攻擊產能。 這段期間,他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打席是以被三振收場、且守備及跑壘嚴重退化;Hamilton唯一能做出貢獻的長打能力,卻在入隊第一年後就消逝無蹤。年薪高達25M的Hamilton,成為天使這段期間最大的薪資累贅;要是當初沒有簽下他來卡住補強空間,天使可能早就在天才球星Mike Trout的輔佐下,多闖進幾次季後賽。 No.5 Prince Fielder 合約基本資料   涵蓋年份 年限 總額 貢獻值(WAR) 數據 2012~2020 九年 214M 6.8  又是另一個領大約的長打砲手演變成悲劇的案例。Fielder在領大約轉隊前曾是一個相當可怕的打者,首先他具有非常優秀的選球能力 — 在釀酒人的最後五季,他的被保送率和被三振率相去不遠(14.4%、18.2%),

吃角子老虎機

合約年更寫下超過1的保送三振比。該有的長打輸出Fielder自然也不含糊 — 在2007至2011年間他的0.268純長打率高居聯盟第四、並在這五年間擊出驚人的200轟,外帶565分打點。更讓老虎心動的是,

雷神之錘

當時Fielder投入FA時才28歲,且合約年更有著160wRC+、4.7WAR的巨額貢獻,讓當時一心想拚冠的老虎,乖乖奉上九年大約綁人。 然而Fielder轉投老虎後,也面臨跟Hamilton、Howard等人一樣的命運:長打能力從火星回歸地表。無論原因為何,

賓果賓果

自從2012年後Fielder的長打產能可說每況愈下 — 以下是他生涯逐年的IsoP漲跌: Fielder在新約首年還能勉強將IsoP維持在兩成以上,這季他153wRC+、4.8WAR的成績仍舊出色,也幫老虎最終殺入世界大賽;然而,這卻也已經是他九年長約中表現最好的一季。接下來四年,他的長打產能不斷下探、近三季更是在聯盟均值附近掙扎。況且,他原本就已相當貧弱的守備、跑壘功力,也隨著年紀衰老變得更糟。轉至老虎後,他的跑壘貢獻相較聯盟平均,讓球隊多丟了25.1分;防守價值(Def)也是悽慘的-64.6分,兩項數據都是墊底等級。即便選球能力尚有一定水準,但長打產能完全消失的Fielder在打擊上的貢獻也大幅銳減,2013年後他的攻擊成績僅剩111wRC+、0.155IsoP。 更糟的是,在老虎隊的兩個賽季至少還算健康的身體,在被交易到遊騎兵後,竟也開始出現崩壞;不但變成傷病常客,更因為頸部傷勢過於嚴重,他在去年球季正式宣布未來無法再繼續上場打球。總計在這張九年共214M的合約裡頭,他僅回饋6.8WAR的貢獻,等同每幫球隊打下一勝,就得支領31.5M的薪資。如此偏離合理比例的投報率,讓Fielder的這張九年約也變成近代最爛的一筆投資。 No.6 Vernon Wells 合約基本資料   涵蓋年份 年限 總額 貢獻值(WAR) 數據 2008~2014 七年 126M 4.6  2006年Wells在藍鳥打出一個異常精彩的球季 — 他繳出生涯次佳的128wRC+、單季新高的17次盜壘、及同樣是職涯次佳的防守數據。當時才將滿28歲的Wells,在2006年球季刷出5.8WAR的亮眼成績、理所當然的刷新生涯紀錄、聲勢如日中天。然而,他從未有過這麼好的表現 — 在2003至2005年間,Wells逐年分別僅繳出3.8、4.0、3.1WAR值,和2006年相比明顯有些落差。但年紀尚未滿30、剛打出突破性賽季的Wells,仍因此獲得藍鳥的提前續約,在還有一年才會進FA的情況下,於2007年開季前就拿到一份長達七年、總值126M的大合約。 但領了大約進入2007年賽季後,Wells的表現卻開始陷入大低潮,wRC+從前一年的128銳減至83、WAR值也從5.8重貶至1.8;更糟的是,他的新約是從2008年才開始執行。一連串的悲劇接踵而來,在2008~2013年間,坐領高薪的Wells繳出的wRC+甚至還未達聯盟平均水準(96)、甚至連擅長的防守成績都呈現巨大跌幅。總計在新約期間,他僅貢獻給球隊4.6WAR、但同期間Wells領的薪水可是高達126M之譜。平均讓他貢獻一勝的代價,大約是驚人的27.4M,由此可見藍鳥這約簽的有多差。 No.7 Carl Crawford 合約基本資料   涵蓋年份 年限 總額 貢獻值(WAR) 數據 2011~2017 七年 142M 6.1  這無疑是紅襪隊史最爛的一筆簽約。然而,Crawford簽約前後的表現差距之大,是幾乎連預測之神都難以預估到的結果 — 在光芒打球的最後一季,他打出生涯新高的7.7WAR;轉到紅襪後的第一年,他的WAR值一口氣暴降至-0.1。這讓Crawford很可能是美職史上年與年之間,成績下滑的最誇張的球員。在光芒待了九年的Crawford,在2003~2010年間每季平均可生產13轟、50次盜壘成功、外加聯盟前30名的累積防守價值,以及高居聯盟第一、比平均高出70.7分的巨額跑壘貢獻。在光芒的最後七年中,他有五季的WAR值大於4.7;最後兩季更分別打出5.9、7.7WAR的鬼神成績。 結果,領著巨約轉到紅襪後的首年,原本敲長打、選球、守備、跑壘無所不能、全都輕鬆一手包辦的Crawford,沒有任何一項球技能保持正常;無論哪項數據都呈現瞬間崩潰的狀態,被三振率顯著提升、金手套級的一流防守更是不知去向。才加盟紅襪第一年,前一季還差點打下8WAR級賽季的Crawford,一夕間產能淪落到僅剩 -0.1WAR。總計在這張七年、142M大合約期間,原本堅不可摧、身手屬巨星等級的Crawford,僅能勉強擠出6.1WAR的貢獻。 也因此,這張約才跑完兩季,紅襪就再也忍受不了、不僅自認冤大頭認賠殺出,更為了清走這張爛約,被迫將陣中的明星一壘手Adrian Gonzalez給一起送走,才好不容易找到財大氣粗、願意幫吃爛約的洛杉磯道奇。總計在紅襪的兩年時光,Crawford僅留下了-0.3WAR的可笑成績;七年下來領了超過140M的薪資、卻僅能打出6.1WAR的成績,使這筆買賣也順利成章地成了爛約代表作。    No.8 Melvin Upton Jr. 合約基本資料   涵蓋年份 年限 總額 貢獻值(WAR) 數據 2013~2017 五年 75.5M 2.5  Upton這張五年75.5M的大約,是在2013年季前和勇士所簽;以下則是他生涯逐年的WAR值漲跌: 和Crawford同樣是光芒出品的Upton(2002年選秀榜眼),卻也都在簽新約後面臨一模一樣的命運:簽約之前一切正常、簽約後的身手卻爛到幾乎是負貢獻的地步。在2007~2012年間,Upton即便有著被三振率偏高的問題,但靠著這六季年均19轟36盜、110wRC+的全能演出,搭配不俗的防守能力,他在這六年仍繳出22.6WAR的高額貢獻、平均一季可替光芒帶來四場勝利。能轟能跑、又能提供優質防守的Upton,理所當然地收下了一張75M大合約。當時他才29歲、合約為期僅五年看起來又不會太冗長;雖然金額不小,但當時看來這應該是一筆各取所需的交易。 不料,Upton轉到勇士後也面臨被三振率暴增、長打產能消失、防守質量亦跟著下滑的問題;轉隊後的第一年,Upton就以-0.6WAR的成績向亞特蘭大球迷自我介紹。年領超過15M的薪資、卻連一點正面貢獻都擠不出來,讓他瞬間成為球隊的累贅。過去四年,他不但有超過30%的打席被三振、純長打率更是低迷的0.138;在打擊區上被任人宰割、沒有太多反擊能力的Upton,簽下新約後只繳出77wRC+、0.644OPS的自殺棒成績。究竟為何他和Crawford都在一簽完大約後,馬上從明星級身手、衰退到只剩板凳守備組的實力,仍是難以被解開的大謎團。 No.9 Barry Zito 合約基本資料 涵蓋年份 年限 總額 FIP-WAR RA9-WAR 2007~2013 七年 126M 6.7 4.7  Zito之所以能入選本榜,很大的原因是他的合約簽得很早 — 對2007年的大聯盟球隊而言,126M是一筆很大的鉅款。但簽下這位前運動家王牌後,巨人卻沒能從Zito身上取得符合其身價的產能 — 在巨人待七年的Zito,只有在2009年時勉強交出2.1WAR的平均水準貢獻;其餘每個賽季,他都是一位平庸到不行的工作馬。原本被期待能在合約前期撐起球隊輪值的Zito,在合約前四季僅有年均1.7WAR的平凡成績;防禦率僅有在2009年時,勉強靠近聯盟平均、其餘三年都是遠遜於均值。合約最後三年更慘 — 這三季Zito投出了全聯盟最爛的139ERA-、成為MLB最差勁的投手之一。 即便如此,巨人仍得依照合約、連續七個球季付Zito高達23M的年薪;換回的表現卻是他年年低於均值的投球績效;稱這筆簽約是近代棒球投報率最爛的一筆買賣,應該不會有任何巨人迷反對。 No.10 Albert Pujols 合約基本資料   涵蓋年份 年限 總額 貢獻值(WAR) 數據 2012~2021 十年 240M 8.8  合約已經跑到第六季、今年結束後將會在新約期間領到144M的Pujols,這六季帶給天使的貢獻僅有8.8WAR,對球團來說這投報率顯然極不理想。更糟的是,他的合約還有四年96M尚未跑完,而他這季已經高齡37歲、表現也已嚴重衰退到幾乎不堪使用 — 今年球季Pujols的wRC+驟降到只剩75。-1.0的WAR值更顯示,他的存在非但沒幫到天使任何忙、甚至還是拖油瓶的角色。即便轉投天使之前,Pujols曾靠著從火星帶來的鬼神球棒,足足屠殺聯盟超過十年、退休後甚至也有極高機率入選名人堂;但捧著十年大約簽下當時年紀就已經偏高的Pujols,也讓天使這幾年嘗盡苦果。 這六個賽季,Pujols帶給天使的火力輸出僅有115wRC+,和聯盟同期間一壘手、DH的平均相比,並沒有比較優秀。況且,他近年的狀態更是不斷隨著年紀老化而下滑、成績年復一年的顯著衰退。然而,天使未來四年仍然得繼續支付他將近一億美金的薪資、負擔極為沉重。即便未來幾乎篤定能進名人堂、Pujols也確實是聯盟一代巨星人物,但天使迷對他的印象,恐怕會永遠停留在那筆尾大不掉、CP值低且年限又臭又長的巨約。很顯然,這筆兩億四千萬美金對於天使隊來說,花在其他地方肯定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Pujols和Hamiton這幾季動輒佔掉球隊每年近50M的預算,也是天使近年不斷的被擋在季後賽門外的原因之一。 榮譽(?)提名:井川慶 合約基本資料 涵蓋年份 年限 總額 FIP-WAR RA9-WAR 2007~2011 五年 46M -0.3 -0.3  雖然這合約的總金額不算太過巨大、對財大氣粗的洋基來說,這筆爛約也無法阻止他們在2009年大灑錢補強、最終奪下冠軍;但這筆投資的背後邏輯實在太過荒謬,且這5000萬美金最後也的確是以丟進水溝的方式作收,因此這裡仍將洋基這筆簽約列為爛約榜的榮譽提名。當時的環境背景大致如下:洋基和紅襪頻頻在海外市場激烈的爭奪自由球員、雙方各以豐厚的財力互相競逐,比拚誰能簽下最有天分的海外球員。王建民在洋基獲得巨大成功後,兩支世仇隊伍更是積極地想從從亞洲掏寶;而當時被暱稱為平成怪物、投球實力也確實冠霸日職的松坂大輔,是兩隊的頭號競奪目標。 最終紅襪以破1億美金的代價,強勢挖走松坂大輔;不甘付那麼多錢、但又不想在這場爭奪戰空手而回的洋基,也趕忙拿了一張五年合約,綁下評價明顯弱一大截,但赴美前曾在日職奪下過三振王的井川慶。但這張合約的必要性從一開始就備受質疑 — 長期操勞的投球量,讓不少人認為井川慶有很高的傷痛風險。而且,他很不穩定的控球能力,在日職還能勉強靠著大量變化球掩護、在敵方打者天賦有限的情況下生存;但來到大聯盟後,就被認為可能會有適應問題。 這些疑慮在洋基球探部門中,可能或多或少都看在眼裡,但為了給球迷一點交代、不希望在東洋搶人大戰空手而回,洋基仍硬是砸下近5000萬美金,

娛樂城排行

把井川慶帶回紐約。果然,井川慶赴美後不穩定的控球狀態,連自家球隊的牛棚捕手都看的出來;不少人認為,井川慶的控球實力根本不到大聯盟水平、遑論擁有一般美職投手想投哪就投哪的控制能力。此外,速球不到90英哩、只能靠大量變化球掩護的井川慶,來到打者選球更精準、力量更強大的美國,毫無意外的嚴重水土不服。 更糟的是,在日本就有傳聞的傷病問題,赴美後更毫無掩飾地接連爆發;最終井川慶只在大聯盟留下71.2局投球、6.66防禦率的悲慘成績,在美國的這五年,他幾乎所有時間都在小聯盟渡過。能在這種疑慮這麼大、風險高到不行的投手身上,輕鬆寫意的砸下5000萬美金,當時大聯盟恐怕也就只有洋基一支球隊能那麼瀟灑的砸錢了。延伸閱讀 – 大聯盟十大專題: 十大必看球星======================================================================在這邊跟各位喜愛棒球的讀者們分享一個很讚的地方:MLB球迷交流園地!找不到朋友陪你一起討論棒球嗎?希望能夠認識更多的棒球同好嗎?想要每天都和我 們一起痛快地討論大聯盟的賽事和資訊嗎?趕快加入MLB球迷交流園地吧!討論比賽、大聯盟的聖地就是這裡!如果您是想搜尋一個能提供專業內容的優質棒球粉絲專頁,那我個人則是大力推薦MLB Corner,歡迎時常入內收看更多棒球文章!!===================================================================== 圖片來源:http://www.zimbio.com、Google.com、BrooksBaseball、Fangrap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