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36歲的Brandon Dickson,是近幾年日職最具代表性的選手之一,他的日職八年生涯都在歐力士隊度過,不僅立下許多汗馬功勞,且只要再一個球季就能拿到國內自由球員的他,在今年疫情繼續肆虐下,希望帶著妻小回到日本卻遲遲無法獲得簽證,球團最終也毫不留情將這一代洋將解約,讓許多歐力士球迷感到相當惋惜。畢竟Dickson是歐力士多年的重建時光裡相當重要的核心,他曾與金子弌大、西勇輝、Bryan Bullington等人撐起先發陣容,當金子弌大、西勇輝以及原終結者平野佳壽離隊之後,歐力士選擇將錢投入在牛棚投手未果,原定的終結者增井浩俊狀態不如預期,其他牛棚也無從補上時,也是Dickson跳出來扛下穩定後援防線的重責大任。 圖源:https://gensun.org/?img=live%2Estaticflickr%2Ecom%2F7916%2F47282938312_15d8b582de_b%2Ejpg 從Dickson的日職生涯或許很難找到什麼特別的亮點,甚至在Youtube上也很少有關於他的Highlight,但他無疑是歐力士近年來最重要的洋將,以下是DeltaGraphs從2014年以來的統計圖表: 出賽 先發 局數 ERA FIP/FIP- xFIP/xFIP- WAR 2014年 26 26 154.0 3.33 3.52/89 3.67/92 4.1 2015年 20 20 130.2 2.48 3.20/81 3.57/90 4.1 2016年 27 27 171.1 4.36 4.35/108 3.77/94 2.7 2017年 25 25 136.0 3.24 3.53/88 3.96/98 2.9 2018年 18 17 99.0 3.55 3.50/83 3.57/85 2.7 2019年 37 0 35.2 3.03 2.82/65 3.09/72 1.0 2020年 39 0 35.2 3.28 3.61/86 3.56/85 0.7 整體而言,Dickson在先發時至多只能算個穩定的中前段先發,雖並不特別突出但起碼也算可圈可點,自14年以來出賽215場並吃下892.1局,這期間的平均ERA僅有3.41,並為歐力士團隊貢獻出18.4WAR,總的來說,沒有Dickson勞苦功高的為團隊付出,
信用球版是什麼
歐力士的處境或許會比現在更加尷尬。但既然木已成舟,在他強烈希望能攜家帶眷旅日的決定,卻因為日本防疫政策,而導致無法拿到簽證的情況下,Dickson遭到了球團釋出。而他趁奧運美洲區資格賽開打時參與其中來維持投球手感,只不過在這波疫情的肆虐之下,恐怕一時之間日本的防疫政策在短時間內無法解除,Dickson若想要延續自己的職業生涯,眼下恐怕只剩回大聯盟一途。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這也呼應了本文的主題,這篇文章就是打算分析Dickson倘若回到大聯盟賽場上,他能夠獲得什麼樣的成就定位?雖然歐力士在季初時曾說過打算讓Dickson回到先發輪值,但最終因為政策關係無法回日導致最終告吹,另外年過35歲的老將要從後援再轉為先發投手,還是在競爭壓力更高的大聯盟改變型態,幾乎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
信用版申請
依此推論,我預判Dickson最終還是會以後援身分回歸場上。雖然我曾在今年五月底寫出一篇「日職古巴雙雄預備大聯盟-Livan Moinelo與Raidel Martinez季末旅美不是夢?」中寫過這段話:但他的年齡仍舊是許多球迷最為疑慮的地方,畢竟他已經36歲,能否力保不衰都是個問題,但或許年齡問題對Dickson影響沒有想像那麼大。首先他去年仍有在「4A聯盟」日職中出賽,並且維持住優秀的成績,更令人驚奇的是,Dickson每一年的均速都比前一年更快。根據DG的統計資料,Dickson的速球被分成四縫及二縫兩種,因此由下面圖表呈現: 四縫均速(Kph) 二縫均速(Kph) 2014年 142.4 139.9 2015年 142.5 141.4 2016年 143.1 140.7 2017年 145.3 143.3 2018年 146.5 145.4 2019年(專任後援) 148.6 147.2 2020年(專任後援) 149.4 148.7 從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Dickson即便年過30,其速球卻不減反增,19年開始專任後援的他,更開始毫無顧忌的狂飆球速,根據日職數據網站「データで楽しむプロ野球ホーム」的資料,Dickson在去年飆出他旅日以來最快的153Kph火球,再再顯示他的均速與極速還有更上一層樓的空間。根據DG統計,2020年投滿30局的投手當中,Dickson的均速排名23名,雖然23名並非是特別能說嘴的排名,但排在他之前的幾乎都是30歲左右的年輕投手,讓這名36歲老將在當中顯得特別顯眼。為了證明Dickson年年增長的球速有多重要,以下圖表是由日本部落客所計算出,當日職投手球速每增加1Kph,對打者的打擊成績的變化表。 從上面圖表可以看出,通常球速越快的投手,越能造成打者揮空量增加,並間接讓打者的三振量增高不少,這公式同樣成功套用在Dickson身上,根據統計,Dickson每年讓打者的揮空率(SwStr%)從14年的9.4%、8.2%、8.3%、7.1%、9.6%,專任後援後直升到12.5%、10.7%。也使得他的三振率從14年的18.0%、16.4%、18.6%、14.8%、20.3%,專任後援後同樣攀升到25.3%、21.1%,顯然能夠盡情全力催球速的Dickson,從一名三振能力在聯盟均值的先發投手,搖身一變成了眾家打者所害怕的高三振率終結者。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此外,Dickson有著另一個知名武器「彈指曲球」,這顆彈指曲球讓日職打者感到相當難纏,不僅幅度極大,而且總是壓在好球帶的最下緣,使得打者不是只能揮到空氣,就是只能打成軟弱的滾地球。自從當他轉任後援之後,這顆彈指曲球的用量直接拉到50%上下,與他的速球呈1:1的狀況,成為一名Two-Pitch Pitcher。至於這兩個球路一搭一唱之下,對於對手來說是什麼感覺,下面影片分別是今年奧運美洲區資格賽,Dickson在同個打席的GIF:當然還有兩種球路的重疊圖順帶一提,
QT電子仙境傳說試玩
Dickson是一名195公分的長人,搭配他本身放球點高的優勢,投起球來就像是從兩層樓掉下來一般,而在這個打席中,Dickson先用一個往右打者內角竄的速球吸引打者出棒,下一顆球再投出一顆看似同樣球路,但到本壘板前突然大幅度下墜的彈指曲球,使得打者忍不住對這球路積極的做攻擊,最終結局就是揮了個大空棒,悻悻然的走回休息區。根據DG的統計,Dickson這兩球季的速球系列球種雖然讓他損失5.1分,但他的彈指曲球卻讓他省下了10.9分的效率,顯然在拉高曲球用量與速球達到近乎各佔一半的同時,非但沒使曲球的效率下滑,這樣的搭配反而讓他的曲球效率變的更好。如此具有威脅性的強力球路,不難想像為什麼Dickson有自信將他的速球跟彈指曲球用量雙雙控制在50%上下,光這兩顆球路的搭配,就讓日職、甚至國際賽對手吃足苦頭,除此之外,Dickson那威力十足的下墜型速球搭配那幅度極大的曲球,或許間接使他在日職成為滾地球大師,以下是Dickson的滾地球率(GB%)、飛球率(FB%)、滾飛比(GB/FB) GB% FB% GB/FB 2014年 62.1% 29.3% 2.12 2015年 68.9% 25.0% 2.76 2016年 63.7% 26.8% 2.38 2017年 58.9% 30.1% 1.95 2018年 62.5% 28.9% 2.17 2019年 64.4% 22.2% 2.90 2020年 62.6% 24.2% 2.58 滾地球率高雖然容易使自己的BABIP偏高,但比起是高飛球率所帶來的殺傷力強的長打隱憂,滾地球率顯然更容易衡量投手對於掌握擊球品質的能力,Dickson每一年的滾地球率幾乎都在60%以上,這代表他在大多時候都能夠掌握自己的投球品質,球速年年增快、三振率不斷攀升,且善於讓打者擊出大量的滾地球,在近年的國際賽中,美國隊一直讓Dickson擔任重要的牛棚要角,我想並不是沒有道理。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下面表格是根據Clay Davenport的數據轉換網站,Brandon Dickson去年的成績轉換到大聯盟可能投出成績、以及經過年齡調整後他的頂峰數據,以下分別是出賽場次、局數、NERA(可當做Davenport特別設計用來數據轉換用的ERA)、LFRA(可當作Davenport特別設計用來數據轉換用的FIP)、K/9、BB/9。 2020年 G IP NERA LFRA K/9 BB/9 Regular DT 39 36.3 3.83 4.13 6.2 3.5 Peak (Age-adjusted) DT 39 38.3 2.79 3.79 7.0 3.1 乍看之下Dickson如果今年回到大聯盟,可能只會是位平庸的牛棚投手,縱使是經過年齡調整預測出的最好情況下,大概也只是一名能站穩大聯盟,但定位不重要的牛棚角色。不過正如我上面曾說過的,近年旅美或返美的日職牛棚投手,成功率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或許讓大聯盟更將目光放在有日職經驗的後援投手上,Dickson在日職洗禮八個球季的經歷,以及他不斷成長的球速,
歡樂捕魚
也許球迷並不用對他過於悲觀。此外,Brandon Dickson在近年的國際賽都大放異彩,他在19年的12強棒球賽不僅扛下美國隊終結者重任,並成功奪下全明星隊的最佳後援投手獎項,在這一次的奧運美洲區資格賽中,他再度被賦予牛棚勝利組的重要定位,他仍不辱使命的達成任務,除了證明Dickson對於大場面有著優秀的抗壓性外,也意味著由大聯盟各體系的教頭所組成的教練團,
娛樂城出金
都一致信任他的救援實力。在日職一直有著穩定表現,且屢屢在國際賽大舞臺上大放異彩的Dickson,或許早已被大聯盟許多球團密切注意,在歐力士與他解約之後,想必讓許多球團早已迫不及待的準備掏出合約打算簽下這名資歷豐富的後援老將,在疫情政策解封之日仍遙遙無期的日本,讓想繼續延續職業生涯的Dickson,眼下或許只有回大聯盟這一條路。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雖然年齡是他的致命傷,但他的球速仍不斷上漲、在那顆變化幅度噁心到家的彈指曲球使用率不斷拉高之下,讓Dickson實力似乎不受年齡影響般愈發強大,除了每一年都有穩定的數據產出,在日職後援投手站穩大聯盟案例成功率不斷攀升的情況下,後援深度比較不佳的大聯盟球團或許願意掏出一紙大聯盟合約來網羅Dickson加強牛棚戰力。Dickson的離去或許讓不少日職球迷感到惋惜,但憑藉著在國際賽的抗壓性、以及多年來在日職的穩定輸出,以及犀利的雙主戰球種,徹底證明他更該在更大的棒球舞臺上展現自身球技,讓全世界欣賞他那噁心曲球的一名牛棚大將,或許假以時日,當我們再一次從電視上看到Brandon Dickson時,
娛樂城首儲
已是一名沉穩的大聯盟牛棚要角。 延伸閱讀Brandon Dickson燃燒小宇宙,歐力士成功中止不名譽紀錄日職古巴雙雄預備大聯盟-Livan Moinelo與Raidel Martinez季末旅美不是夢?曲球使用率超過70%! 前阪神虎洋將Johnson回大聯盟,配球策略獨樹一幟均速90Mph的三振機器-Dane Dunning將成為下一位亞裔王牌? ======================================================================如果你想要看有關於古今中外的大投手影片,本人強力推薦由我一手創立的Youtube頻道!→→→→→BHU的Baseball Videos←←←←←本人將不定時上傳古今中外的投手影片,歡迎來訂閱本人的Youtube頻道喔!!! ====================================================================== 在這邊跟各位喜愛棒球的讀者們分享一個很讚的地方:MLB球迷交流園地!找不到朋友陪你一起討論棒球嗎?希望能夠認識更多的棒球同好嗎?想要每天都和我 們一起痛快地討論大聯盟的賽事和資訊嗎?趕快加入MLB球迷交流園地吧!討論比賽、大聯盟的聖地就是這裡! 如果您是想搜尋一個能提供專業內容的優質棒球粉絲專頁,那我個人則是大力推薦MLB Corner,歡迎時常入內收看更多棒球文章!! ===================================================,